等了八年!从 “下一个李娜” 到九江首胜,郑妩双泪洒主场

  • 2025-10-29
  • 1

2025 年 10 月 27 日晚,九江国际网球中心的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。当乌克兰选手斯塔罗杜布采娃的回球下网,郑妩双攥紧的拳头猛地松开,身体微微颤抖。这场历经两盘抢七的苦战,终以 2-0 的比分落下帷幕 ——27 岁的她,终于斩获职业生涯首场 WTA 巡回赛正赛胜利。赛后面对镜头,这位九江姑娘数度哽咽,泪水混着汗水滑落:“这一刻,我等了八年。”

等了八年!从 “下一个李娜” 到九江首胜,郑妩双泪洒主场

时间回到 2014 年的法网青少年外卡赛,16 岁的郑妩双穿着李娜澳网夺冠同款战衣,在战胜对手后掷地有声:“我的目标是成为下一个李娜,拿大满贯冠军。” 彼时的她眼神锐利,场上每得一分便攥拳呐喊的模样,确实有几分李娜的霸气。凭借这场胜利,她拿到了法网青少年赛外卡,更因曾担任郑洁陪练的经历,被视作中国女网的潜力新星。没人预料到,这份年少轻狂的宣言,竟要经历八年时光的反复打磨。

2016 年转入成人赛场后,现实给了这位年轻选手沉重一击。成人赛事的对抗强度远超青少年赛场,郑妩双的力量短板逐渐显露,单打排名始终徘徊在 300 名开外,长期只能在 ITF 低级别赛事中挣扎。即便偶尔凭借外卡跻身 WTA 巡回赛,也屡屡遭遇 “一轮游”——2016 至 2024 年间,她四次出战家乡的江西公开赛,均未能尝到胜利滋味。最艰难时,她只能靠双打赛事维持职业生计,单打赛场的光芒几乎被淹没,“下一个李娜” 的标签渐渐成了外界偶尔提及的 “旧闻”。

转机出现在 2025 年的九江备战周期。为避开长途奔波的消耗,郑妩双做出了一个关键决定:将训练基地从北京迁回九江老家。从家到球场的车程不足 15 分钟,规律的作息让她摆脱了长期的睡眠困扰,而熟悉的乡音与水土,更让她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。备战的一周里,她每天只做两件事:在体能房打磨耐力,在球场反复演练 “底线多落点 + 突然上网” 的战术组合,甚至专门练习 “丢分后 5 秒快速复位” 的心理训练法。这份 “笨办法”,恰恰为这场胜利埋下了伏笔。

比赛当天的中心球场座无虚席,家乡球迷的加油声贯穿全场。但开局并不顺利,郑妩双很快遭遇破发,频繁的失误让她陷入被动。“当时脑子里闪过很多次以前输球的画面,但马上强迫自己复位。” 她赛后回忆道。凭借顽强的调整能力,她逐步追平比分,在关键局抓住对手正手漏洞完成破发,以 6-3 拿下首盘。

第二盘的较量堪称 “极限拉扯”。斯塔罗杜布采娃凭借精准的斜线球频频施压,双方从 2-2 一路缠斗至 6-6,不得不进入抢七大战。当郑妩双先后浪费三个赛点时,场边的欢呼声陡然拔高,“郑妩双加油” 的呐喊声浪几乎压过了裁判的报分声。正是这份来自家乡的力量,让她顶住压力,在第四个赛点稳稳拿下制胜分,以抢七 7-5 锁定胜局。

获胜瞬间,郑妩双朝着看台深深鞠躬,随后将 6 个签名网球抛向观众席。在赛后发布会上,她终于卸下了所有防备:“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多人看我比赛了,是他们帮我渡过了难关。” 这场胜利不仅让她的即时排名升至第 282 位,更打破了中国女网 “年轻选手必靠天赋” 的刻板印象 —— 没有顶尖的身体条件,没有一路顺遂的运气,但她用八年的坚守,在 309 位的排名基础上,啃下了排名高自己 100 多位的对手。

如今再提及 “下一个李娜” 的宣言,郑妩双多了几分从容:“我不是李娜,我是郑妩双。” 在耿心乐、孙心然等 10 后小将接连创造纪录的当下,这位 27 岁的 “老将” 用一场迟来的胜利证明,中国网球的成长从不止一种模样。下一轮,她将迎战赛会 5 号种子普丁塞娃,前路依旧艰难,但九江的风已经记住:那个曾被寄予厚望的姑娘,终于在故土完成了属于自己的 “破茧”。

xc体育,XC-Sports,xcsport体育,XC sports,XCSport官方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