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金落光明!十五运会小轮车赛收官

  • 2025-10-29
  • 1

10 月 25 日上午,深圳市光明区虹桥公园的自由式小轮车赛道上,随着最后一名选手完成空中腾跃动作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行车(自由式小轮车)项目决赛正式收官。这场作为十五运会自行车项目首个开赛的竞技类别赛事,不仅奉献了 “空中翻转、甩尾腾跃” 的高燃对决,更诞生了深圳赛区竞技类项目的历史性首金,三大 “首次” 让赛事成为全运史上的重要里程碑。

女子组决赛成为诞生首金的焦点战场。河北选手孙思蓓在一分钟极限体能挑战中展现出压倒性优势,首轮便完美衔接后空翻接双甩尾、双手离把等高难度动作,落地精准度近乎满分,最终以 94.30 分的高分锁定胜局,将深圳赛区竞技类项目首金收入囊中。“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冠军!” 赛后的孙思蓓难掩激动,她透露为备战这场赛事,与教练团队进行了整整三个月的封闭式训练,“每天都在学习新动作、打磨细节,基本没有全天休息”。这份坚持源于去年错失奥运资格的遗憾,“每周加练体能、坚持吃早餐打基础,就是为了在全运会的赛道上证明自己”。如今圆梦全运后,她已将目标瞄准世锦赛:“过去两年拿了两次世锦赛亚军,这次希望能把冠军奖杯带回来”。

广东队在女子赛场的表现同样亮眼,形成 “多点开花” 的格局。范晓桐以 92.40 分斩获银牌,这枚奖牌也是广东队在本届全运会深圳赛区的首枚银牌;而土生土长的深圳光明籍选手雷珊珊则以 92.20 分摘得铜牌,成为本届全运会光明区首位斩获奖牌的本土运动员,双重突破让现场家乡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。“听到家乡父老的加油声,心里特别踏实!” 雷珊珊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多次提及本土观众的支持,对于成绩她更看重团队精神:“我们和队友都全力以赴了,成绩之外,更珍贵的是大家一起克服伤病的坚持 —— 这一路伤病太多,能站在决赛赛场就已经是胜利”。范晓桐则坦言,与河北队等 “劲敌” 的较量让自己快速成长:“对手的实力激励着我不断突破,这种‘相爱相杀’的氛围特别好,到了国家队我们就是并肩作战的队友”。

男子组决赛则上演了四川队的 “统治级表演”。首次参加全运会的四川选手魏天旺凭借一套高难度动作组合拿下 95.10 分的全场最高分,将金牌收入囊中;上届全运会冠军、同为四川队的海洋以 93.50 分获得银牌,四川队就此实现连续两届全运会包揽该组别冠亚军的壮举,延续了队伍在小轮车项目的强势地位。河北选手张贺强则上演了逆境夺牌的励志戏码,资格赛排名第一的他在决赛中尝试 360 度大外摆动作时突发爆胎,导致部分动作未能完成,但仍凭借稳定发挥以 89.35 分夺得铜牌。“第一次参加十五运,能拿铜牌已经超出预期!” 张贺强坦言决赛氛围让自己印象深刻,“没到场地前还很平静,一进赛场被氛围带动,心就提了起来,直到完成第一跳才慢慢放开”。相较于四年前 16 岁参赛时的懵懂,如今的他更深刻体会到责任:“为家乡争光的责任感让我更拼”。

xc体育,XC-Sports,xcsport体育,XC sports,XCSport官方平台

赛事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世界级的保障体系。虹桥公园赛场作为国际自行车联盟认证场地,在赛道设计、安全防护和后勤保障上均达到国际一流标准。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副秘书长兼竞赛服务部部长韩峰给予高度评价:“我们运动员的水平是世界级的,场地和保障同样配得上这个级别”。赛事前期通过多轮测试赛查漏补缺,结合光明区的密切配合,赢得了各方赞誉。“志愿者很辛苦,氛围特别好”“场地好骑,天公作美没风,特别适合发挥” 成为运动员口中的高频评价。值得一提的是,巴黎奥运会冠军邓雅文虽在预赛中意外摔倒受伤退赛,但赛事依然展现了中国自由式小轮车的深厚底蕴,正如韩峰所言,“相当一部分运动员目前的状态具备世锦赛夺冠能力”,这场全运会赛事也成为运动员冲击国际赛场的 “练兵场”。

随着男女子组决赛落幕,十五运会自由式小轮车比赛在光明圆满收官。这场诞生深圳赛区竞技首金、广东首银、光明本土首牌的赛事,不仅为深圳赛区打响了全运竞技的第一枪,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自由式小轮车的顶尖实力与发展潜力。

若你想补充某名运动员的详细经历、赛事技术细节,或需要添加现场观众采访等内容,欢迎随时告知。

首金落光明!十五运会小轮车赛收官